检验项目查询系统

嗜碱性粒细胞

参考区间

1. 绝对值
仪器法:(0~0.06)x10^9/L。
2. 百分率
仪器法、显微镜分类计数法:0~0.01。

临床意义

1. 生理变化
(1)升高:吸烟、妊娠、月经期,晚间较白天高。
(2)降低:绝经期、排卵、黄体期,晨起偏低。

2. 病理变化
(1)增多:
①骨髓增殖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病、霍奇金病等;
②某些铅、铋、锌等金属中毒;
③溃疡性结肠炎、甲状腺功差减低症、肾病综合征、获得性溶血性贫血等;
④某些癌肿转移,脾切除术后等。
(2)减少:
①失血性休克;
②传染病急性期。
温馨提示

网站搭建中,参考《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临床生物化学、微生物、免疫学、血液学、寄生虫学检验第5版》、《临床常用检验项目风险管理指导手册》、GB或卫生行业标准、网络资源等。如有侵权或建议,请点击检验之声留言,我们会持续更新完善,与大家共建检验医学行业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