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项目查询系统

前白蛋白

简介

前白蛋白(PA)又称甲状腺素结合前清蛋白,由肝细胞合成,是一种载体蛋白,能与甲状腺素、视黄醇结合蛋白结合,具有运输维生素A、协调机体能量的使用等生理功能,其半衰期较其他血浆蛋白短(约2天),因此它比清蛋白更能反映肝细胞损害,对于肝炎、肝硬化、营养不良、霍奇金淋巴瘤等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参考区间

男:200-430mg/L
女:180-350mg/L
来源:WS T 404.9-2018 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第9部分

成人血清PA浓度(透射浊度法)为250~400mg/L(4.55~7.28μmol/L),儿童约为成人水平的一半,青春期急剧增加达成人水平。2种单位间可按mg/L×0.0182=umol/L换算。
来源: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

临床意义

由于PA半衰期仅1.9天,短于其他肝脏表达释放的血浆蛋白,为反映营养状态及肝功能的敏感指标,也是一种敏感的负性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1. 评价营养不良PA在200~400mg/L为正常,100~150mg/L轻度营养不良,50~100mg/L中度营养不良,<50mg/L严重营养不良。
2. 评价肝功能不全肝功能损伤时PA降低,比ALB和转铁蛋白更敏感,对早期肝炎及重症肝炎有特殊诊断价值。
3. 负性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急性炎症、恶性肿瘤、创伤等急需合成蛋白质的情况下,血清PA均迅速下降。
4. PA浓度增高可见于霍奇金病。
温馨提示

网站搭建中,参考《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临床生物化学、微生物、免疫学、血液学、寄生虫学检验第5版》、《临床常用检验项目风险管理指导手册》、GB或卫生行业标准、网络资源等。如有侵权或建议,请点击检验之声留言,我们会持续更新完善,与大家共建检验医学行业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