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白蛋白是血浆重要的蛋白质之一,在通常情况下,白蛋白的分子大,不能越过肾小球基底膜,即使有少量滤入原尿,也可被肾小管重吸收。因此,在健康人尿液中仅含有很低浓度的白蛋白。当肾小球基底膜受到损害(即使是早期的轻微受损)使其通透性改变时,白蛋白可进入尿液中,尿液白蛋白浓度持续升高,出现白蛋白尿。
参考区间
临床上界定微量白蛋白尿:
24小时尿:30~299mg/24h
定时尿:20~199μg/min
随机尿:30~299mg/g肌酐
临床白蛋白尿:
24小时:尿300mg/24h
定时尿:200μg/min
随机尿:300mg/g肌酐
来源: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
注意事项
1. 建议使用干净的容器取出尿标本,以免尿液中混入垃圾影响检查结果。
2. 女性取尿时,为了不在尿中混入阴道分泌物,必须避免经期前后3天影响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查结果。男性为了不影响检查结果,必须打开包皮清洗标本。
3. 检查前应避免剧烈运动。
临床意义
1. 尿微量白蛋白的测能反映早期肾病和肾损伤情况。
2. 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妊娠子痫前期尿微量白蛋白病理性提高。
3. 尿微量白蛋白阶段是肾病发生的早期预兆,假如早期肾损害能够立即医治得话,能够反转乃至终止肾病的发展趋势。
4.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可作为局部或全身炎症反应的肾功能指标,如尿路感染引起的早期肾病变,尿微量白蛋白也可以检测服用对肾功能有影响的药物者,便于早期观察肾功能状况,早期采取措施。
温馨提示
网站搭建中,参考《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临床生物化学、微生物、免疫学、血液学、寄生虫学检验第5版》、《临床常用检验项目风险管理指导手册》、GB或卫生行业标准、网络资源等。如有侵权或建议,请点击检验之声留言,我们会持续更新完善,与大家共建检验医学行业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