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项目查询系统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简介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中,以心肌含量最丰富,其次是肝脏。在肝脏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绝对值超过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AST以其在细胞内分布的部位不同分为两种同工酶,即细胞质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s-AST)和线粒体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m-AST)。由于m-AST定位于线粒体内,不易释放入血。当肝细胞出现坏死时,m-AST从线粒体中释放出来,使得血清中的AST增高。同工酶的测定有助于了解心肌、肝、肾组织的损伤程度。

参考区间

试剂中不含磷酸吡哆醛时:
成年男性15~40U/L
成年女性13~35U/L
试剂中含磷酸吡哆醛时:
成年男性15~45U/L
成年女性13~40U/L。
来源:WS/T404.1一2012《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

儿童参考区间:
28天-1岁:21-80U/L
1岁-2岁:22-59U/L
2岁-13岁:14-44U/L
13岁-18岁:男12-37U/L,女10-31U/L
来源:WS T 780-2021 儿童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

危急值

≥1000U/L

药物干扰

口服避孕药、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脂类、磺胺类、抗心律失常药、抗癫痫药、抗甲状腺药、抗结核药、解热镇痛药、五味子等可使谷丙、谷草转氨酶升高。

临床意义

血清AST测定主要用于肝脏疾病实验诊断。
1. 急性肝损伤时,血清AST升高,但不如ALT升高明显。
2. 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情况时AST升高明显,可超过ALT,AST/ALT比值,常用于急慢性肝脏疾病的鉴别诊断。
3. 心脏疾病、胆道疾病等及服用某些药物时也可见血清ALT升高。
温馨提示

网站搭建中,参考《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临床生物化学、微生物、免疫学、血液学、寄生虫学检验第5版》、《临床常用检验项目风险管理指导手册》、GB或卫生行业标准、网络资源等。如有侵权或建议,请点击检验之声留言,我们会持续更新完善,与大家共建检验医学行业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