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项目查询系统

甘油三酯

简介

甘油三酯又称为中性脂肪,是甘油分子与脂肪酸反应所形成的脂类,为血脂的其中一种组成部分,具有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的功能。甘油三酯测定为血脂检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血浆中各脂蛋白所含甘油三酯的总和。测定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可用于了解人体内甘油三酯代谢情况,可帮助医生排查高甘油三酯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病。

参考区间

不同地区、人种的TG参考值因环境与遗传因素而异,不能笼统地制定所谓“正常值及正常范围”。我国人群低于欧美人,成年以后随年龄上升。TG水平的个体间差异比TC大,呈明显正偏态分布。
我国《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提出的标准(2007)为:
理想范围:<1.7mmo/L(<150mg/dl)。
升高:>1.7mmo/L(>150mg/dl)
NCEP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报告(ATPⅢ)提出的医学决定水平:
理想范围:<1.7mmol/L(<150mg/dl)。
边缘增高:1.7~2.25mmol/L(150~199mg/dl)。
增高:2.26~5.64mmol/L(200~499mg/dl)。
很高:≥5.65mmol/L(≥500mg/dl)。

药物干扰

1. 使甘油三酯升高的药物:雌激素、避孕丸、考来烯胺等;干扰测定方法的有甘油醛。
2. 使甘油三酯下降的药物:维生素C、门冬酰胺酶、氯贝丁酯、苯乙双胍、甲福明(二甲双胍)等。

临床意义

饮食方式、年龄、性别等生理性因素对TG水平影响均较大。高脂饮食后TG升高,一般餐后2~4小时达高峰,8小时后基本恢复空腹水平:运动不足、肥胖可使TG升高;成年后随年龄上升(中青年男性高于女性,50岁后女性高于男性)。人群中血清TG水平呈明显正偏态分布。
1. 病理性升高:
原发性见于家族性高TG血症与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蛋白)血症等。继发性见于糖尿病、糖原累积病,甲状腺功能衰退、肾病综合征、妊娠、口服避孕药、酗酒等。
2. 病理性降低:
原发性见于无B-脂蛋白血症和低B-脂蛋白血症。继发性见于继发性脂质代谢异常,如消化道疾病(肝疾患、吸收不良综合征)、内分泌疾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肾上腺皮质不全)、癌症晚期、恶病质及肝素等药物的应用。
温馨提示

网站搭建中,参考《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临床生物化学、微生物、免疫学、血液学、寄生虫学检验第5版》、《临床常用检验项目风险管理指导手册》、GB或卫生行业标准、网络资源等。如有侵权或建议,请点击检验之声留言,我们会持续更新完善,与大家共建检验医学行业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