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血气分析(BG)是应用血气分析仪,通过测定人体血液的H+浓度和溶解在血液中的气体(主要指CO2、O2),来了解人体呼吸功能与酸碱平衡状态的一种手段,它能直接反映肺换气功能及其酸碱平衡状态。采用的标本常为动脉血。
酸碱度(pH)
参考值:7.35~7.45。<7.35为酸血症,>7.45为碱血症。但pH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无酸碱失衡。
危急值:≤7.2,≥7.6
二氧化碳分压(PCO2)
二氧化碳分压指血浆中物理溶解CO2的压力。PCO2代表酸碱失调中的呼吸因素,它的改变可直接影响血液pH的改变
参考值4.65~5.98kPa(35~45mmHg) 、乘0.03即为H2CO3含量。超出或低于参考值称高、低碳酸血症。>7.33kPa(55mmHg)有抑制呼吸中枢危险。是判断各型酸碱中毒主要指标。
二氧化碳总量(TCO2)
二氧化碳总量(total carbon dioxide)指存在于血浆中各种形式的CO2的总和。TCO2在体内受呼吸及代谢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但主要受代谢因素的影响。
参考值3.2-4.27kPa(24~32mmHg),代表血中CO2和HCO3之和,在体内受呼吸和代谢二方面影响。代谢性酸中毒时明显下降,碱中毒时明显上升。
氧分压(PO2)
指血浆中物理溶解O2,的压力,O2在血液中溶解量的多少与PO2成正比,PO2是机体缺氧的敏感指标。
参考值10.64~13.3kpa(80~100mmHg)。低于60mmHg即有呼吸衰竭,<40mmHg可有生命危险。
氧饱和度(SatO2)
SatO2是指血液在一定的PO2下,HbO2占全部Hb的百分比值,是了解血红蛋白氧含量程度和血红蛋白系统缓冲能力的指标。
动脉血SatO2参考区间为91.9%~99%,P50参考区间为3.5kPa(26mmHg)。
实际碳酸氢根(AB)
实际碳酸氢盐(actual bicarbonate,AB)是指人体血浆中实际的HCO3,含量,是体内代谢性酸碱失衡的重要指标,也受呼吸因素改变的影响。标准碳酸氢盐(standard bicarbonate,SB)指在体温37℃PCO2,5.32kPa(40mmHg)、SatO2为100%时的HCO3含量,排除了呼吸因素的影响。
动脉血参考区间:AB为21~28mmol/L;SB为21~25mmol/L。
AB与SB两个指标联合分析,更有参考价值。两者正常为酸碱平衡正常,两者皆低为代谢性酸中毒失代偿,两者皆高为代谢性碱中毒失代偿,AB>SB为呼吸性酸中毒,AB<SB为呼吸性碱中毒。
剩余碱(BE)
碱剩余(base excess,BE)指在标准条件下,即温度37℃、一个标准大气压、PCO2为5.32kPa(40mmHg)、SatO2为100%,用酸或碱将1L血液pH调整至7.40所需要加入的酸碱量。正常人BE值在0附近波动。
动脉血参考区间:-3~+3mmol/L。
BE正值增加时,常提示代谢性碱中毒;BE负值增加时,常提示代谢性酸中毒。
阴离子间隙(AG)
阴离子间隙(anion gap,AG)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UA)与未测定的阳离子(UC)浓度间的差值,即AG=UA-UC。该值可根据血浆中常规可测定的阳离子(Na)与常规测定的阴离子(Clˉ和HCO3)的差算出,即AG=[Na]-{[Cl]+[HCO3]}。
【参考区间】10~14mmol/L。
目前多以AG>16mmo/L作为判断是否有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的界限。它可鉴别不同类型的代谢性酸中毒。
增高:见于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等。阴离子间隙正常的代谢性酸中毒如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降低:临床表现为低蛋白血症等。
判断
判断酸碱失衡应先了解临床情况,一般根据pH,PaCO2,BE(或AB)判断酸碱失衡,根据PaO2及PaCO2判断缺氧及通气情况。pH超出正常范围提示存在失衡。但pH正常仍可能有酸碱失衡。PaCO2超出正常提示呼吸性酸碱失衡,BE超出正常提示有代谢酸失衡。但血气和酸碱分析有时还要结合其他检查,结合临床动态观察,才能得到正确判断。
温馨提示
网站搭建中,参考《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临床生物化学、微生物、免疫学、血液学、寄生虫学检验第5版》、《临床常用检验项目风险管理指导手册》、GB或卫生行业标准、网络资源等。如有侵权或建议,请点击检验之声留言,我们会持续更新完善,与大家共建检验医学行业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