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雌二醇是生物活性最强的一种雌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肾上腺和男性的睾丸也可少量分泌。血液循环中98%的E2结合于白蛋白和SHBG上,只有少量以游离状态存在。
E2主要促进女性生殖上皮、乳腺、子宫、长骨的生长及第二性征发育,参与脂质代谢,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的许多功能,在排卵的控制机制中起着核心作用。
E2缺乏将导致闭经、生殖器萎缩及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疾病等,可影响青春期发育前的女孩第二性征的发育。
参考区间
女性体内雌二醇含量随年龄段的不同,所处月经周期的不同而不同。
青春期前为18.35~110.10pmol/L。
成年后随月经周期有一定波动,其中卵泡期为91.75~275.25pmol/L,黄体期为367~1101pmol/L,而排卵期为734.0~2202.0pmol/L。绝经期后雌二醇含量降低,为18.35~91.75pmol/L。
备注:实验室需确立本实验室的参考区间,以确保能正确地反映某一特定人群的情况。
标本要求
1. 血清和Li-肝素、ED-TA抗凝血浆均可用于检测。
2. 样本2~8℃下可稳定保存2天,-20℃下6个月内稳定,避免反复冻融。
干扰因素
1. 少数病例中极高浓度的分析物特异性抗体、链霉亲和素或钌抗体会影响检测结果。
2. 对于接受高剂量生物素治疗的患者(>5mg/d),必须在末次生物素治疗8小时后采集样本。接种过兔血清疫苗的患者样本可能会影响测定结果。
临床意义
1. E2检测是检查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指标之一,主要用于青春期前内分泌疾病的鉴别诊断、闭经或月经异常时对卵巢功能的评价。
2. E2水平可反映卵泡成熟度,E2的测定有助于监测排卵的情况。也可用于不孕不育的治疗和判定体外受精(IVF)的排卵时间。
3. 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睾丸肿瘤、卵巢肿瘤、男性乳房增生症、原发性或继发性性早熟、无排卵功能性子宫出血、多胎妊娠、肝硬化等患者E2均升高。
4. 下丘脑病变、腺垂体功能减退、原发性或继发性卵巢功能不足、绝经期、皮质醇增多症、葡萄胎、无脑儿等患者体内E2均降低。重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中E2水平往往较低,若血中E2水平特别低,则提示有胎儿宫内死亡的可能。
温馨提示
网站搭建中,参考《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临床生物化学、微生物、免疫学、血液学、寄生虫学检验第5版》、《临床常用检验项目风险管理指导手册》、GB或卫生行业标准、网络资源等。如有侵权或建议,请点击检验之声留言,我们会持续更新完善,与大家共建检验医学行业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