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血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erminalpro-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和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同属利钠肽家族。两者有相同的生物学来源,但生物学效应和临床意义不完全相同。
心肌细胞受刺激后,产生134个氨基酸的前B型利钠肽前体(pre-proBNP),随后形成108个氨基酸的B型利钠肽前体(proBNP),后者在内切酶的作用下裂解为含有76个氨基酸、无生物学活性的NT-proBNP和含有32个氨基酸、有生物学活性的BNP。
NT-proBNP主要由肾小球滤过,因此在血液中的浓度受肾功能影响较大。NT-proBNP体内半衰期为120分钟,体外稳定性强,在心力衰竭患者血液中的浓度中较BNP高,因此在某些情况下更利于心力衰竭的诊断。
注意事项
1. 采血前准备:
NT-proBNP的检测基本不受体位改变和日常活动的影响,且不存在日间生理学波动,故标本采集时无需固定体位和时间,但要避免剧烈运动。高浓度生物素制剂治疗的患者必须在停药8小时后方可检测。
2. 标本类型及稳定性:
检测NT-proBNP既可以选择血清也可以选择血浆,但EDTA抗凝血浆较血清或肝素血浆检测结果低10%~13%。在室温下可保存3天,4℃可保存6天,-20℃下可保存24个月。
临床意义
NT-proBNP升高主要见于急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慢性肾病等疾病。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液中NT-proBNP水平高于健康人和非心力衰竭患者,但升高程度不及急性心力衰竭。NT-proBNP是慢性心力衰竭最强的独立预后因素之一,并适用于不同严重程度的心力衰竭患者。
NT-proBNP是稳定和不稳定性冠心病重要的独立预后因素,有助于预测以后发生心力衰竭和死亡的危险。
由于NT-proBNP主要由肾小球滤过,其浓度受肾功能影响较大。因此,慢性肾病患者的NT-proBNP水平通常较无慢性肾病患者高。
NT-proBNP还可以用于鉴别诊断急性呼吸困难。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原因所致的急性呼吸困难(COPD、肺炎、哮喘、肺癌并发症、肺栓塞、间质性肺病等)患者。
温馨提示
网站搭建中,参考《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临床生物化学、微生物、免疫学、血液学、寄生虫学检验第5版》、《临床常用检验项目风险管理指导手册》、GB或卫生行业标准、网络资源等。如有侵权或建议,请点击检验之声留言,我们会持续更新完善,与大家共建检验医学行业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