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游离轻链是免疫球蛋白(Ig)单体由两条轻链和两条重链经二硫键连接而成,其中轻链分为kappa和lambda两个型别,人体内两者正常比例为2:1,正常情况下人体每日产生约为500mg,其分子量显著小于重链,故合成速率大于重链,除了与重链结合组成Ig以外,会有40%的轻链未能与之结合,处于游离状态,即游离轻链(FLC)。在人体内,kappa轻链的总量为lambda轻链的2倍。
FLC的主要作用
血清游离轻链在多发性骨髓瘤MM的诊断及疗效的检测,淀粉样变性(AL)的诊断和检测,意义未明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的危险分层及监测MGUS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而多发性骨髓瘤是常见三大血液肿瘤之一,多发于老年人,在性别分布有明显差异,男性患病比例明显高于女性,数据显示我国MM病发率约为1-1.5/10万,虽然较国外发病率低,但有逐年增高之势。
注意事项
人血清或血浆、尿液。采集静脉血2ml,室温放置不超过8小时,分离血清备用。尿液标本可以是随机尿或定时采集的尿液,不得冷冻,测试前必须离心沉淀。标本储存:2-8℃保存不应超过8天,-20℃不应超过1个月,-70℃长期保存,应避免反复冻融。样本中的混浊和颗粒会干扰测定。因此,在不完全凝血的血清中或由于蛋白变性形成的、或者因其他原因存在的颗粒都应在检测前通过离心去除。
参考区间
血清Kappa型轻链:1.7-3.7 g/LLambda型轻链:0.9-2.1 g/L、κ/λ:1.35-2.65。
尿液:Kappa型轻链:0-7.1 mg/L、Lambda型轻链:0-3.9 mg/L、κ/λ:0.75-4.5
临床意义
1. 游离轻链检测主要应用于浆细胞病的诊断。
浆细胞病(PCD)主要包括多发性骨髓瘤 (MM)、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原发性淀粉样变、浆细胞白血病、重链病、丙种球蛋白血症及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由于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正常的多克隆浆细胞增殖受抑制,引起正常多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减少,因此sFLC是检测浆细胞病的高敏感指标之一,在临床上已用于浆细胞病的诊断、监测及其预后判断。其中sFLC的κ/λ比值日成为MM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指标。
2.1 sFLC 在MM中的临床应用
(1)分泌完整免疫球蛋白的MM约占MM总数的80%,然而,通过血清蛋白电泳与免疫固定电泳二者联合进行检测,几乎100%的该病患者可以得到确诊,因此sFLC检测在增加其确诊率方面意义不大。
(2)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LCMM)约占到MM患者的15%-20%,此型瘤细胞不形成完整免疫球蛋白,仅合成和分泌分子量较小的单克隆轻链。
(3)其余1%-3%的患者为不分泌型多发性骨髓瘤(NSMM),其瘤细胞不分泌Ig,血清中无M蛋白,尿中无本周蛋白。DRAYSON等测定了28例NSMM患者的sFLC水平,其中65%患者sFLC水平异常。在sFLC升高的NSMM患者中,sFLC可用于肿瘤复发及治疗反应的早期评价,相比骨髓细胞学、组织学等更为精确。
2.2 sFLC 在原发性淀粉样变性的应用
免疫球蛋白轻链型淀粉样变性(immunoglobulin lightchain amyloidosis,AL)是最为常见的淀粉样变性类型。引起AL淀粉样变性的蛋白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或轻链片段,机制在于其被免疫系统视为机体正常组成成分,从而逃避免疫系统攻击。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或轻链片段以不溶性纤维形式沉积于机体各组织器官(主要有心、肾、胃肠道、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外间质,引起相应组织器官损伤,随着沉积的加重会进行性损伤这些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在原发性淀粉样变性病中,λ轻链蛋白是κ轻链蛋白的2-3倍。在检测AL淀粉样变性患者的单克隆蛋白时,因sFLC分析具有高敏感性,所以作为检测的首选方法,其次是IFE,再次是SPE。
2.3 sFLC 在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GUS)中的应用
MGUS患者血清或尿中出现异常M蛋白,临床无症状,未发病时难以及时发现,是一种早期浆细胞增殖性疾病。其特征是在不存在单克隆浆细胞情况下,会出现低水平的单克隆蛋白,sFLC 比例异常,使用Freelite 测定法测量 sFLC(正常范围 0.26-1.65)。sFLC是MGUS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对MGUS患者进行sFLC检测,评价恶化风险对于指导合理治疗来说意义重大。
2.4 sFLC 在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中的应用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又称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WM)。多与遗传因素有关,是以血中出现异常增多的IgM为特征的浆细胞样淋巴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其IgM值常>10 g/L。常伴有贫血、发作性出血、高黏滞综合征及淋巴、肝脾肿大等体征。GREIL 发现 95% WM患者存在κ/λ比值病理值异常。
ANDRADE等发现 83% 的WM患者sFLC值会>60 mg/L。WM误诊率较高,除结合临床表现和骨髓片形态学与 MM 鉴别应注意大约 75% 的WM患者只表达一种轻链 (κ链)且 WM 多以 IgM 异常增高,κ链多见;而 MM 多以IgG异常增高λ链多见。
2.5 sFLC 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尿中的轻链κ、λ水平增高,表明肾小管受损、重吸收功能下降,其水平可反映肾小管的损伤程度,有研究发现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κ、λ水平均低于慢性肾功能不全者,尿κ、λ水平高于慢性肾功能不全者。通过对比尿轻链κ、λ水平,从而探讨血、尿轻链κ、λ水平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2.6 sFLC在B细胞淋巴瘤中的应用
近年来诸多研究认为有多种B细胞淋巴瘤可产生单克隆性Ig,但B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并不产生Ig,若B细胞出现病理状态如B细胞淋巴瘤,则促炎细胞因子可能促进B细胞增殖导致单克隆性的Ig分泌增加。所以检测血中单克隆Ig可以提示B细胞出现异常的病理状态甚至是恶性肿瘤 。在国外血清轻链异常水平一直被认为是血浆细胞恶性肿瘤的决定性预后因素。
温馨提示
网站搭建中,参考《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临床生物化学、微生物、免疫学、血液学、寄生虫学检验第5版》、《临床常用检验项目风险管理指导手册》、GB或卫生行业标准、网络资源等。如有侵权或建议,请点击检验之声留言,我们会持续更新完善,与大家共建检验医学行业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