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链球菌溶血素“O”是A群溶血性链球菌的重要代谢产物,具有溶血活性,能溶解人及动物的红细胞。链球菌溶血素“O”具有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称为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ASO)。实验室检测可以检测到抗“O”的含量。抗“O”升高说明可能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链球菌感染可以导致风湿热,常见的是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等。抗“O”是风湿热的检查指标,在其引起的风湿性关节炎的确诊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临床意义
1. 升高
①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猩红热、丹毒、链球菌性咽炎、扁桃体炎。对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有间接诊断价值、若多次检测结果递增、并伴有红细胞沉降率(ESR)加快可有助于诊断。
②少数非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病毒性肝炎、肾病综合征、结核病、结缔组织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多发性骨髓瘤等可见升高。
③寒冷地区、寒冷季节。
④抗“O”值超过400单位,提示有过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因此,凡由此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如猩红热、丹毒、急性肾炎等)会使抗“O”值增高。由于抗“O”与血沉的变化均无特异性,即使患者抗“O”、血沉都增加情况下,对活动性风湿病的诊断,仍应结合临床表现来考虑。
⑤某些与溶血性链球菌无明显关系的疾病,抗“O”值也可增加。如少数肝炎、肾病综合征、结核病、结缔组织疾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以及有些过敏性紫癜等患者,鉴别诊断时应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
⑥高胆固醇血症、巨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患者,ASO也可增高。
2.降低
药物性(水杨酸盐类、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生素)的原因。此外,有文献报道:
①急性肾小球肾炎多见于链球菌感染后,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炎70%~90%抗链球菌溶血素“O”效价升高。在链球菌感染后1~3周开始增加,3~5周达峰值,继之逐渐降低,约50%患者在半年内恢复正常。
②ASO在风湿性心脏病中阳性率60%。
温馨提示
网站搭建中,参考《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临床生物化学、微生物、免疫学、血液学、寄生虫学检验第5版》、《临床常用检验项目风险管理指导手册》、GB或卫生行业标准、网络资源等。如有侵权或建议,请点击检验之声留言,我们会持续更新完善,与大家共建检验医学行业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