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ANA是指针对整个真核细胞所有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即ANA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其实质包括很多种特异性的自身抗体,但要确定患者血清中含何种抗体,需要通过已知抗原检测相应的抗体,这种采用已知真核细胞抗原检测到的所有特异性自身抗体的集合称为ANA谱。
临床意义
ANA谱种类较多,有些具有明确的临床意义,有些临床意义尚不明确,现将临床常规检测的7种抗体介绍如下:
1.抗Sm抗体抗
Sm抗体和抗dsDNA一样,对SLE有高度特异性,抗Sm抗体几乎仅见于SLE患者中,是SLE的标志性抗体。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将抗Sm抗体作为SLE的诊断标准之一。但由于其敏感度较低(SLE阳性检出率为20%~40%),故抗Sm抗体阴性时不能排除SLE诊断。
2.抗U1RNP抗体
又称抗nRNP抗体。该抗体是诊断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ixed connective tissuedisease,MCTD)(又称夏普综合征)的必要条件。MCTD是合并有RA、SLE、系统性硬化症及多肌炎的多种临床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些学者对MCTD是否为一个独立的疾病仍存在争议。抗U1RNP抗体并不是MCTD的特异性诊断指标,在其他自身免疫疾病患者中也可检出该抗体,SLE患者的阳性率30%~50%,全身性进行性硬化症25%~30%,皮肌炎为10%~20%,RA为5%~10%。此外,由于Sm和U1RNP是同一分子复合物中的不同抗原位点,两种抗原具有相关性,抗Sm抗体阳性常伴有抗U1RNP抗体阳性。
3.抗SSA抗体
又称抗Ro抗体。SS为干燥综合征的缩写,A为抗原序列号,抗SSA抗体的靶抗原包括60kD和52kD两种蛋白质,目前认为抗SSA抗体阳性主要指含有抗天然SSA(60kD蛋白)抗体,52kD蛋白是否是SSA复合物的成分尚存在争议。现已发现抗SSA抗体(仅包括抗Ro-60抗体)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Sjogren syndrome,SS)患者阳性率高达60%~70%,因此欧洲SS诊断标准研究组织将抗SSA抗体纳入SS的诊断标准。但该抗体特异性较差,在SLE阳性率为40%~50%,在RA、PSS、多皮肌炎或原发性胆汁性硬化及少部分正常人也可检出抗SSA抗体。另外,抗Ro-52抗体可能与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有关,并可在SS、肌炎、系统性硬化症、新生儿红斑狼疮、PBC、自身免疫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及正常人中检出,故有学者认为单独抗R0-52抗体阳性临床价值有限。
4.抗SSB抗体
又称抗La抗体。该抗体诊断SS较为特异,欧洲SS诊断标准研究组织将抗SSB抗体纳入SS诊断标准。但由于抗SSB抗体通常与抗SSA抗体(抗Ro-60抗体)同时出现,只有当抗SSA抗体阳性时,检测抗SSB抗体才有意义;如果抗SSA为阴性,而抗SSB为阳性,检测结果通常不可靠。
5.抗Jo-1抗体
靶抗原是组氨酰tRNA合成酶,该抗体最常见于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阳性率可达40%;单纯皮肌炎患者的阳性率约10%,在正常人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常为阴性。另有研究结果显示,抗Jo-1抗体阳性患者常合并肺间质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出现多关节炎。因此,抗Jo-1抗体被认为是肺病相关肌炎的标志性抗体。
6.抗Scl-70抗体
Scl-70中的Scl是Sclerosis的缩写,70代表抗原分子量为70kD,它是DNA拓扑异构酶I的降解产物。该抗体主要与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有关,很少出现于局限型硬化症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抗Scl-70抗体阳性的硬化症患者通常病情较重,病程较长,皮肤和内脏器官损伤严重。由于疾病早期即可检测出该抗体,故可用于PSS的早期诊断,并且提示预后不良。
7.抗Rb-P抗体
即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又称抗RNP抗体。靶抗原核糖体P蛋白在核仁合成,然后转入胞质。抗原表位在大亚基的38kD、16.5kD和15kD的多肽上。抗Rb-P抗体是SLE的特异性抗体,抗Rb-P抗体阳性提示与狼疮性脑病有关,其他疾病及正常人很少出现。
温馨提示
网站搭建中,参考《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临床生物化学、微生物、免疫学、血液学、寄生虫学检验第5版》、《临床常用检验项目风险管理指导手册》、GB或卫生行业标准、网络资源等。如有侵权或建议,请点击检验之声留言,我们会持续更新完善,与大家共建检验医学行业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