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项目查询系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简介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是一种与前列腺癌相关的抗原,生理条件下主要由前列腺导管上皮细胞合成,分泌入精浆,微量进入血液循环。
PSA的测定目前广泛应用于前列腺患者的检查和治疗,被认为是首选的前列腺癌血清诊断指标。

检测方法

目前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常用检测方法有ELISA、CLIA和ECLIA检测总PSA(t-PSA),CLIA检测结合PSA(c-PSA),ELISA、CLLA和ECLIA检测游离PSA(f-PSA)。

参考区间

正常男性血清PSA≤4.0ng/ml。
c-PSA/t-PSA<0.78。
正常男性血清fPSA≤0.93μg/L,f-PSA/t-PSA>25%。

各实验室最好根据本室使用的检测系统,检测一定数量的正常人群,建立自己的参考区间。如用文献或说明书提供的参考区间,使用前应加以验证。

临床意义

1. PSA具有较强的器官特异性,虽在前列腺肥大及前列腺炎等良性前列腺疾病有升高,但在前列腺癌的筛查、辅助诊断、疗效监测及复发预测等方面仍发挥重要作用,可用于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辅助诊断。

2. PSA升高可见于前列腺癌、前列腺肥大及前列腺炎等疾病。前列腺癌手术后,PSA可降至正常,若术后t-PSA浓度不降或降后又升高,提示肿瘤转移或复发。前列腺癌患者的fPSA低于正常和良性疾病,因此「-PSA/t-PSA比值可作为前列腺癌的诊断指标,当fPSA/t-PSA<15%,高度提示前列腺癌变,是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鉴别点。

3. PSA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一般以每年0.04ng/ml的速度递增。与前列腺增生的程度有关,但两者并不具有相关性。可能引起前列腺损伤的各种检查均可引起PSA的明显升高。
温馨提示

网站搭建中,参考《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临床生物化学、微生物、免疫学、血液学、寄生虫学检验第5版》、《临床常用检验项目风险管理指导手册》、GB或卫生行业标准、网络资源等。如有侵权或建议,请点击检验之声留言,我们会持续更新完善,与大家共建检验医学行业学习平台!